型号: MultiNet
关键字: 浮游生物多联采样网,浮游生物分层拖网,浮游生物网
供应商: 青岛水德科技有限公司
MultiNet浮游生物多联采样网用于海洋浮游生物连续分层采样。
德国HYDRO-BIOS公司——浮游生物多联采样网
浮游生物连续采样网MultiNet®
Multi Plankton Sampler MultiNet
设备特点:
√水平操作和垂直操作
√容易操作
√双向通讯
√标准深度3000米,可选工作深度6000米,11000米
√长距离FSK自动测量记录传导
√低电量消耗
√电池供电的水下单元,导线上至大电压5V
√EC-认证(CE)EN 50081-1,EN 50082-1
√操作温度范围-40℃ ~ +85℃
设备介绍:
MultiNet®是世界顶ji的浮游生物自动采样器,它可以在连续的水层中进行水平采样和垂直采样。每个MultiNet®安装5只(9只)网袋。开口面积:Mini型,0.125m2;Midi型,0.25m2,Maxi型,0.5m2;Mammoth型,1m2。整个系统由甲板控制单元、水下控制单元、不锈钢框架、网衣、网底管等组成,5(9)只网袋通过拉链连接器连接在不锈钢框架的帆布部分上。
网袋的开启与关闭是通过一个电池驱动的马达单元激发的。控制网袋开关的指令时通过甲板控制单元和水下单元之间的单芯和多芯电缆传输的。我们可以提供各种网袋,适用于各种标准的和非标准的应用场合。对于常规的水平采样操作,我们推荐您使用孔径为300微米(孔径从100微米至500微米都是可选的)的网袋;对于垂直采样来说,网孔大小从55微米到500微米都是适用的。
水下单元中集成一个压力传感器,深度和所有其他系统相关数据会一起在甲板控制单元的液晶显示屏上显示。水下单元上可以安装两个带有角度补偿功能的电子网口流量计:一个装在水下单元的开口内,用于测定通过网口的水量;另一个装在水下单元开口外,用于测定“堵塞效应”。
在水平采样操作中,MultiNet®安装了一个V-Fin深度抑制器;在垂直采样操作时,一个不锈钢支撑安装在网底管固定器上,以便垂直采样时,采样网能够安全迅速地降到所需的深度。
操作:
在初始位置的时候,MultiNet®上的所有网袋是关闭的。水流可以很自由地流过框架,并允许采样器以的速度降到期望的深度,然后按下甲板单元上的按钮,可以使第1个网袋打开,当操作结束时,可以通过第二个指令将其关闭。在第1个网袋关闭的同时,第二个网袋会接着打开,当甲板单元显示激活的网袋号码时,这些网袋会重复以上过程。在操作Mini型和Midi型MultiNet®t时,第5个网袋保持敞开状态,它会收集从至浅期望深度到表层的浮游生物。在操作Maxi型和Mammoth型MultiNet®时,第9个网袋可以在到达水面之前闭合。
MultiNet入水姿态 MultiNet整装待发
CT组件:
MultiNet®与CT组件结合在一起,拥有一台CTD(温盐深仪)的完整功能。CT组件由一个电导率传感器,一个温度传感器和一块附加电路板组成,它们集成在MultiNet®的马达驱动单元中。根据UNESCO公式,系统可以从获得的CTD数据,计算出盐度、密度和声速等指标。
额外选择:
√各种参数的传感器,如盐度、温度、叶绿素a、浊度、姿态传感器等
√电池供电的手持终端,当在线操作没有交流电供电时,用来代替甲板控制单元
√适用于6000米和11000米采样的特殊型号
技术参数:
浮游生物连续采样网MultiNet传感器技术参数
传感器 | 范围 | 精度 | 分辨率 | 耐压水深 |
压力 | 0-3000dbar (0-6000dbar可选) | ±0.1%FS | 0.002% FS | 6000米 |
温度 | -2~+32℃ | ±0.005℃ | 0.0006℃ | 6000米 |
电导率 | 0-65mS/cm | ±0.01mS/cm | 0.0003mS/cm | 6000米 |
叶绿素a | 0-150μg/L | ±2%FS | 0.025μg/l | 6000米 |
浊度 | 0-650 FTU | ±2%FS | 0.1FTU | 6000米 |
四款浮游生物连续采样网MultiNet®详细技术参数对比表
小型Mini | 中型Midi | 大型Maxi | 猛犸象型Mammoth | |
水下单元: | ||||
尺寸: 宽*长*高 | 65*90*80cm | 80*90*95cm | 120*110*135cm | 150*120*160cm |
网开口 | 35.5*35.5cm | 50*50cm | 71*71cm | 100*100cm |
网袋 | 5个/160cm长 | 5个/250cm长 | 9个/365cm长 | 9个/550cm长 |
标准网孔 | 300μm | 300μm | 300μm | 300μm |
网底管 | 5个/直径11cm | 5个/直径11cm | 9个/直径11cm | 9个/直径11cm |
工作时系统总长度 | 470 cm | 560cm | 800cm | 1000cm |
工作深度 | 3000m/6000m/ 11000m | 3000m/6000m/ 11000m | 3000m/6000m/ 11000m | 3000m/6000m/ 11000m |
压力传感器 | 3000dbar±0.1%f.s. (其他范围可选) | 3000dbar±0.1%f.s. (其他范围可选) | 3000dbar±0.1%f.s. (其他范围可选) | 3000dbar±0.1%f.s. (其他范围可选) |
小型Mini | 中型Midi | 大型Maxi | 猛犸象型Mammoth | |
重量: | ||||
网框 | 75kg | 100kg | 260kg | 390kg |
不锈钢支撑 | 30kg | 50kg | 70kg | 100kg |
V-Fin 深度抑制器 | 22Kg | 22Kg | 70Kg | 70Kg |
材质: | ||||
网框 | 不锈钢 | 不锈钢 | 不锈钢 | 不锈钢 |
马达单元 和电池舱 | 钛合金 | 钛合金 | 钛合金 | 钛合金 |
网袋 | 聚酰胺 | 聚酰胺 | 聚酰胺 | 聚酰胺 |
网底管 | PVC | PVC | PVC | PVC |
V-Fin 深度抑制器 | 铝 | 铝 | 铝 | 铝 |
断裂负载: | ||||
浅水工作(0-500m) | 约1500kg | 约2000kg | 约4000kg | 约8000kg |
深水工作(500-3000m) | 约5000kg | 约8000kg | 约12000kg | 约18000kg |
电气连接参数: | ||||
连接插头 | SUBCONN BH 2 M | SUBCONN BH 2 M | SUBCONN BH 2 M | SUBCONN BH 2 M |
电缆反向插头 | SUBCONN IL 2 F | SUBCONN IL 2 F | SUBCONN IL 2 F | SUBCONN IL 2 F |
电缆连接 | 单芯或多芯电缆 | 单芯或多芯电缆 | 单芯或多芯电缆 | 单芯或多芯电缆 |
至大电缆电阻(回路) | 1000Ω | 1000Ω | 1000Ω | 1000Ω |
甲板控制单元 | 通过按钮控制网袋的闭合,显示网袋序号,压力,电池状态,通过网口的水的流量和流速等;带LED背景光的液晶显示器;与PC连接的RS232接口 | |||
电源: | ||||
水下单元 | 3节3V锂电池供电 | 3节3V锂电池供电 | 3节3V锂电池供电 | 3节3V锂电池供电 |
甲板控制单元 | 85-260V AC | 85-260V AC | 85-260V AC | 85-260V AC |
拖网速度(当网袋的孔径为300μm时): | ||||
水平操作 | 至大4knots | 至大4knots | 至大4knots | 至大4knots |
垂直操作 | 至大1m/s | 至大1m/s | 至大1m/s | 至大1m/s |
国外应用代表文献:
1.Anna Schukat, Lena Teuber, Wilhelm Hagen, Norbert Wasmund, Holger Auel,2013.Energetics and carbon budgets of dominant calanoid copepods in the northern Benguela upwelling system.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arine Biology and Ecology.442:1-9.
2.Silke Laakmann, Holger Auel, Marc Kochzius,2012.Evolution in the deep sea: Biological traits, ecology and phylogenetics of pelagic copepods.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65(2):535–546.
3.Jessica R. Frost, Anneke Denda, Clive J. Fox, Charles A. Jacoby, Rolf Koppelmann, Morten Holtegaard Nielsen, Marsh J. Youngbluth,2012.Distribution and trophic links of gelatinous zooplankton on Dogger Bank, North Sea.Marine Biology.159(2):239-253.